2023年4月7日 星期五

DSE-2022-卷二(題解)

 2022 DSE 卷二

建議答案及題解

 

甲部:

1. (a) (i) 腎小球內的高血壓/高流體靜壓(建議用流體靜壓)將血液擠出(用這字眼)腎小球,經過腎小球和鮑曼氏囊的壁,進入鮑曼氏囊的空腔(1)

                   除了蛋白(準確說法是血漿蛋白)和血細胞,其餘液體進入鮑曼氏囊的空腔形成腎小球濾液(1)

    : 純記誦。留意關鍵字詞。

          (ii) 區域(A) (1)

    : 純根據圖中數據推論。水分區域A100%跌至30%。這跟一般想法可能有差異,因為學的是水分在遠曲小管及集尿管受控制地重吸吸。但實際上水分重吸收最多的位置是近曲小管。這有些像結腸主要負責吸收水分,但實際上吸收水分最多的位置是小腸。

          (iii) 180 x 71%(±1) = 127.8L(接受 126 – 129.6)(1)(祇計算區域A,根據圖中數據,於相對長度是30時,腎小球濾液的相對體積肯定不是30%的,應是29%,因此重吸收的水分是71%)

    : 純根據圖中數據計算。小心看清楚數據。明顯不是30的,雖然評分中30仍算作答案。

          (iv) 評分概念:

                   - 沿著區域A主動重吸收有用的物質(1)

                   - 血液吸收可溶物質後,形成水勢梯度(1)

                   - 水分經滲透沿著水勢梯度淨流入血液(1)

                   例如:

                   - 沿著區域A,腎小球濾液中大部分有用物質會經由主動運輸重新吸收入血液內(1)

                   - 因此,血液內的水勢遠低於區域A內剩餘的濾液(1)

                   - 區域A內濾液的水分會經由滲透淨流入血液內(1)

    : 純記誦。常考核的內容。留意,這區域(A)並不涉及激素調節。

          (v) 評分概念:

                   - 正確指出在兩種情況下,區域C末端的腎小球濾液相對體積的差異(1)

                   - 對血液水勢的監測(探測器 + 刺激)(1)

                   - 所引起的相對反應(激素 + 反應)(1)

                   - 對水分重吸收的影響(1)

                   例如:

                   - 在脫水情況下,剩餘在區域C內的腎小球濾液的百分比遠較正常情況下低(1)

                   - 下丘腦探測到脫水組的血液水勢較低(1)(可加滲壓感受器)

                   - 下丘腦分泌/垂體釋出較多ADH增加區域C水的透性(1)(留意,實際上是下丘腦分泌ADH,運至垂體,垂體釋出至血液,小心用詞,如祇寫垂體,便要用釋出至血液,而不是分泌!)

                   - 因此,較大比例的水分從腎小管液體重吸收(1),令脫水組的腎小球濾液體積較低

           : 純記誦。常考核的內容,注意關鍵字詞。

 

  (b) (i) 在任何時間下,患者的呼吸深度都較健康人士的為低(1)

                   患者的呼吸深度比健康人士的較早到達最高值(1)

    : 留意有2分,因此應起碼有兩個差異。

          (ii) 肺部組織硬化會降低彈性/令肺部組織彈性減少/變得沒有彈力,因此肺部未能充分膨脹(1)(硬化自然彈性減弱,無法有效擴張)

                   吸氣時所吸入的空氣有限(1)(吸入空氣較少,因此深度較低)

    : 患者有肺組織硬化,按字面的意思是肺硬化了,彈性減弱了,自然無法有效擴張(因為有彈性才能擴散)

          (iii) 血漿氧水平(1)(留意,跟曾學過的知識可能有差異)

                   評分概念:

                   - 同一組別內有相同趨勢(患者呼吸速率和血漿氧水平)作為支持選擇的理據(1)

                   - 兩組之間有相同趨勢(患者和健康人士的血漿二氧化碳水平)作為排除二氧化碳的理據(1)

                   例如:

                   - 患者的血漿氧水平逐漸下降,但健康人士的則維持穩定(1)

                   - 兩組人士的血漿二氧化碳水平有相似的情況,均維持穩定(1)

    : 這題答案似乎跟教科書說法不同,教科書並沒提及氧水平會影響呼吸速率,祇提及二氧化碳水平會影響呼吸速率。但這題考核的祇是根據數據推論答案。如何判斷那些參數會影響呼吸速率? 如有影響的話,隨著參數水平上升,呼吸速率也應跟著上升,用這準則的話,兩者(氧水平及二氧化碳水平)皆是答案! 但哪一較顯著? 患者的血漿氧水平下降較多,二氧化碳水平則變化不大,但患者的呼吸速率上升很多,因此判斷氧水平更易影響呼吸速率。

          (iv) 患者的血漿氧水平持續下降(1)(題目沒提及有下降,所以需要寫)

                   患者沒有足夠氧供應給腦部(1),因此感到暈眩。(必須要寫腦部,否則沒分)

          : 當考核的內容。注意,如暈眩的話,便一定是腦部缺氧。必須要註明是腦部。

 

          補充,作答這些資料似乎很多的題目時,建議可先看看問題,才再審視題目,那可能會更聚焦作答。因為有時並不需要完全理解好題目才能作答的,而有些問題是相對簡單的,祇是根據圖中數據描述。留意,這題目並沒要求解釋為何氧水平會影響呼呼吸速率,這內容已超出課程範圍,亦無法推論。

 

乙部

2. (a) (i) (1) 將雨林改變為草原會降低植物平均高度和植物物種數目/物種豐度(1)

             (2) 評分概念: (任何一項)

                             - 關於量度生長的概念: 數目與生物量相比(1)

                             - 關於量度生產量的概念(1)

                     例如: (下例任何一項)

                             - 草原植物體積/質量/生物量較初級雨林植物小/草原植物和初級雨林植物大小不一/有差異(1),因此,用數目比較並不公平

                             - 覆蓋百分率反映植物物種在植物群落的生產力(1),這較與數目相比更有意義

                   (3) 砍伐引致草原內單一物種(物種H)在群落內顯出優勢/接近100%或差不多整個草原被單一物種覆蓋(物種H)(1)

                             初級雨林的群落的不同物種覆蓋百分率/相對豐度較為相似/均勻(1)

                             兩個植物群落內的物種組成有所不同(1)

           (ii) (1) 砍伐降低土壤的孔隙度(1),反映土壤氧水平較低(1)

              (2) (I) 這將會降低分解作用的速率/將有機氮轉化銨複合物,因為它是一需氧過程(1),因此草原土壤的含銨量較初級雨林低/草原土壤有較少銨複合物形成(1)

                      (II) 這將會降低硝化作用的速率,因為它是一需氧過程/這將會增加反硝化作用的速率,因為它是一缺氧過程(1),結果是草原土壤的無機氮含量較初級雨林的低(1)

 

2. (b) (i) 樹木根系統將水庫周圍的土壤鞏固/防止土壤侵蝕/防止土壤沖出/防止山泥傾瀉/樹冠增加林冠截留,避免土壤侵蝕/保護表土(1)

                   防止水庫被淤泥堵塞/維持水庫的容量(1)

          (ii) (1) 森林曾遭破壞然後自然重新發展(1)

             (2) 森林為鳥類物種提供食物/遮蔽/藏身之所逃避捕食者/育種地(繁殖地)/生境(任何兩項)(1)

             (3) 以下任何一項:

                             - 鳥類有助傳粉/散播樹木的種子(1)

                             - 鳥類有助於清除樹木的害蟲(1)

                             - 鳥類糞便/廢物/屍體增加土壤的營養料含量(1)

                   (4) 本地樹木物種(1)

                             因為次級森林依賴森林鳥類物種的比例較高/遷徙鳥類物種比例較少(1)

                             同時,次級森林有較多雀鳥物種在森林築巢(1)

                             這顯示較多本地雀鳥物種可在次級森林找到(1)

                             顯示這環境對本地雀鳥更為有利。

 

丙部:

 

(iii) 以下任何兩項:

          - 可以利用農作物的不可食用部分/非農作物的草類/農作物的木質部分代替可食用部分(1)/ 經提取蔗糖/蔗汁後的甘蔗可用以生產生物燃料(1)

          - 並不會減少食物的生產(1)

- 因為不可食用部分亦能用作生產,生物燃料的生產量可以提升(1)

 

 

丁部:

4. (a) (i) GTG(1)

     : 留意,這多肽的開端的遺傳密碼是ATG(位於引物1後面的位置,引物1的開端並不屬遺傳密碼)。題目指定第七個氨基酸出現突變,因此由ATG開始計算第21個位置,即ATG GTF CAT CTG ACT CCT GTGGTG是第七個。

     建議用筆每三個圈出來,較易找出第七個。

          (ii) 421 (1) 鹼基對(1)

    : PCR產物大小應是由引物1開始至引物2開端位置。即第一行,由引物1開始計算,共40(向右),第二至第八行,共50 x 7 = 350個,最後一行共31個,總共是40+350+31=421個鹼基對。

          (iii) (1) 評分概念:

                             - 帶基因者是雜合子(1)

                             - 限制酶對正常等位基因的效應(1)

                             - 限制酶對突變等位基因的效應(1)

                     例如:

                             - 鐮狀細胞性貧血的帶基因者的身體細胞具正常等位基因及突變等位基因/是雜合子(1)

                             - 來自正常等位基因的PCR產物經限制酶X消化後產生兩條長度較短的DNA片段/兩條DNA(1)

                             - 來自突變等位基因的PCR產物不能被限制酶X消化,因此產生一條長的DNA片段/一條DNA(1)

                   : 常考核概念。帶基因者是雜合子,因此同時含有正常及突變的基因。

                   (2) 評分概念:

- 正確鑑定代表突變等位基因的帶(1)

- 基於DNA片段的長度及其在凝膠電泳後在凝膠上的相對位置/移動速度,作出合邏輯的推斷(1)

- 正確鑑定代表具突變等位基因的帶(1)

- 以未經消化的PCR產物作為參考,尋找在凝膠上有同一位置的帶,作出合邏輯的推斷(2)

                   例如:

                   - A代表具突變的等位基因(1)

                   - 因為突變的等位基因沒有限制酶X的識別部位,來自突變等位基因的DNA片段是最長的/較來自被限制酶切開的正常等位基因的DNA片段長(1)  

                   - A最接近電泳起點/移動至正極的速度最慢(1),顯示其DNA片段最長

                  

                   - A代表具突變的等位基因(1)

                   - 因為突變的等位基因沒有限制酶X的識別部位,來自突變等位基因的PCR產物的DNA片段不能被切開(1)

                   - A的位置與未經消化PCR產物相同(1)

        : 題目已註明正常等位基因有識別位置被限制酶X識別,因此會被切成兩段,DNA片段會較短。已突變的等位基因無法被限制酶X識別,不能被切斷,因此DNA片段最長,移動便較慢,因此帶A是突變等位基因。

          (iv) 非洲(1)

          : (iii)的樣本是雜合的,有出現突變等位基因。表中祗有非洲人群才有突變數目的數據。

 

4. (b) (i) 以下任何兩項:

- 插人是一隨機過程,所以會影響宿主細胞的基因表達/同一宿主細胞可能被插人多於一個靶基因(1)

- 受感染植物的靶基因可能不被表達(1)

- 只有少量帶有重組質粒的土壤桿菌能感染宿主細胞/轉化的效能/成功率很低(1)

- 可能只限於感染某一些宿主(1)

    : 純記誦。這是轉基因技術的一般缺點。

          (ii) (1) 當採用Bt玉米種植率上升,殺蟲劑用量下降(1) (考核的祗是觀察圖表,作出合理描述)

                             因為Bt基因賦與玉米植物對害蟲的抗性/Bt基因的產物能殺死害蟲,Bt玉米對害蟲有抗性(1)

                             因此較少使用殺蟲劑/沒有必要使用殺蟲劑(1)(留意,要解釋為何殺蟲劑使用量下降)

      : 這題目考核的祗是推論,留意寫法。

            (2) 好處: (任何一項)

- 增加產量(1),因為可減低害蟲引起的破壞/損失

- 降低成本/噴藥時間/勞動力(1),因為能減少所用的殺蟲劑

- 減少殘餘在農地的殺蟲劑,從而減少對農夫的健康風險(1)

      : 推論而已。

          (iii) (1) 進食具Bt花粉的葉子的毛蟲,在存活率較進食具未經轉化玉米花粉的葉子的毛蟲,和進食沒有花粉的葉子的為低(1)(觀察圖表作出合理推論)

這是因為Bt花粉內含具毒性蛋白,把毛蟲殺死(1)

        : 既然有Bt玉米花粉覆蓋的毛蟲數目較少,合理推論是有毒。

             (2) 以下任何兩項: (接受其他合理答案)

                             - 花粉的傳播因距離而有所改變/在野外的花粉量不足以殺死蝴蝶幼蟲(1)

                             - 留在葉片上的花粉會被雨水沖走/風吹走(1)

                             - 在田野中還有其他食物(1)

                             - 田野中有競爭者進食含有花粉的葉片(1)

       : 純推論而已。如不熟悉的話,留意以上在大自然界中跟在實驗室內可能出現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