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題解(中五上學期期考)-2019-2020

題解(中五上學期期考)-2019-2020

第一部分
1.      D
氧可自由於細胞膜間擴散,肯定不涉及能量。
白血細胞吞噬細胞百分百需要能量。
吸收葡萄糖依靠的是擴散及主動轉運。
泥土中的水勢必須較根部細胞內高,水分才能進入根部,因此泥土內礦物質整體濃度應較低,硝酸鹽離子需要靠主動轉運,一般而言,植物才能吸收足夠硝酸鹽。
2.      D
要出現質壁分離,水勢差一定要最大,同時植物細胞要大量失水才會發生。組織Z重量減少最多。
3.      D
天平向右傾斜,代表右方的薯條重量變得較重,薯條主要的重量變化來自水分的進出。右方較重,吸水更多,代表溶液Y的水勢應較溶液X更高,或者反過來說,溶液X的水勢較溶液Y低。
但溶液X的水勢跟馬鈴薯組織,哪一較高,其實無法判斷。
4.      C
酶在超過最適溫度後才會變性。變性後,活性部位會變形,無法回復原貌。
酶基本上祇能跟指定受質產生反應。
5.      B
加熱至100度時,酶已變性,無法復元。
但低溫不會使酶變性。
6.      C
酶不會影響原來受質及產物的能量水平,祇會降低活化能。
這本來便是酶發揮作用的機制,降低活化能。
7.      B
預防壞血病的是維生素C。維生素C可把DCPIP由藍色變成透明,滴數愈少,溶液內含有維生素C濃度愈高,因此果汁Q最能預防壞血病。
8.      A
胃液含有黏液,但胰液沒有。
乳化脂質的是膽汁。
9.      D
肺內氣壓較大氣壓低的話,空氣應進入肺內,使肺部的體積一直增加,因此YZ的時段。
10.  C
肌肉的收縮需要能量,屬主動的過程。肺的擴張則是因為空氣進入而已,是全被動的過程。
但留意,這主要是因氣壓差導致,而不是因為擴散作用的關係,雖然這可以視作擴散。
11.  C
於時間P,大動脈的血壓開始上升,代表血液正離開左心室。因此瓣膜X(三尖瓣)會關閉,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左心房,而瓣膜Y(大動脈底部的半月瓣)會打開,使血液流出。
12.  C
P的大靜脈,正把血液帶回心臟,是氧含量最少的。
Q是肝靜脈,肝負責進行脫氨作用,產生尿素,因此離開肝臟的血液尿素應最多。R是肝門靜脈。小腸吸收葡萄糖後,會經肝門靜脈運至肝。
13.  C
X是氣孔。氣孔由兩個保衞細胞組成,祇存在於葉片。
14.  B
純背誦。鎂是葉綠素的成分之一。
15.  D
1000-1400,蒸騰速率較水分吸收大,代表植物有淨失水。
蒸騰上升時,會產生蒸騰牽引力,使水分吸收率也會上升。木質部內的水分流動速率亦會上升。
16.  B
最可能凋謝的原因一定是因為失水較吸水多,由07301600時段,正正便是失水較吸水多的時段。
17.  A
同一物種,染色體數目少一半的一定是生殖細胞,卵子或精子。因此PS都應是卵子或精子。
18.  C
無論任何細胞,皆只含有來自父親或母親任何一方的DNA,而不是全是來自父親和母親的DNA
19.  B
圖中有6條染色體,即3對同源染色體。經減數細胞分裂後的子細胞,應擁有所有同源染色體內其中一個成員。即每條染色體的形狀應不相同。
20.  B
X是馬蹄,Y是洋葱,都是營養養殖器官,是無性生殖的形式。Z是檸檬,是果實,是有性生殖後的結果。
無論XY,發育成的新植株特徵皆與親本完全相同。
21.  B
留意,有性生殖的好處是能產生較多變異的後代,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但如環境沒有改變的話,後代未必較適應環境。
22.  B
子宮內膜厚度減少是月經的時段(即約430日至55)。排卵約在月經剛開始後第14天,因此應大約於514日。
如懷孕的話,子宮內膜會繼續加厚,而不像圖中顯示6月開始時厚度又下降。
23.  A
乾質量上升祇有一個原因,光合作用速率較呼吸作用快,製造食物的速率較消耗食物速率大。
24.  A
睫狀肌收縮愈大,即強度愈大,代表懸韌帶鬆弛,晶體會因自己的彈性變得較厚,以便對較近物體對焦。
因此時段X
25.  D
對照裝置應是除了沒有欲研究的因素外(在這題目中是生長素),其他條件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這實驗的對照裝置應是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
26.  C
斷裂的是運動神經元,因此應無法縮手,亦即是沒有反射動作及隨意動作。但感覺神經元沒有損壞,神經訊息仍能上傳至腦部,產生痛楚的感覺。
27.  B
藥物會與神經遞質競爭受體,如要抵消藥物的效果,原理上便要增加神經透質的濃度,使更多神經遞質與藥物競爭。抑制分解神經遞質的酶,便能使更多神經遞質存在於間隙中。
28.  B
胰分泌較多胰高血糖素,因為血糖水平下降了。禁食及做運動會消耗體內的葡萄糖。
注意,換個角度看,要控制體內血糖水平,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
29.  D
圖中的女子左腳膝關節屈曲,腳踝關節伸直。肌肉X收縮會導致膝關節伸直,肌肉Y收縮會導致踝關節屈曲。因此如要維持以上姿勢,肌肉XY都是放鬆。
30.  B
肌的定義是肌肉收縮會使相關關節伸直的肌肉。PQ會影響膝關節,而RS會影響踝關節。
PS收縮會使相關關節伸直。
31.  D
肌肉S影響腳踝關節,收縮時會使踝2關節伸直。留意,常見錯誤是以為圖中腳踝是伸直,其實是屈曲。如踝關節伸直的話,人應是祇用腳尖站立,腳踭是不接觸地面的。
32.  D
血糖水平較低時,胰臟(Q)會分泌更多高血糖素,高血糖素於肝臟(P)把更多糖原轉化為葡萄糖。
33.  B
X是海馬,Y是鱷魚,Z是蛙。
三者皆有脊柱。
祇有鱷魚具有乾硬鱗片。
三者皆是變溫動物。
34.  C
古細菌及真細菌沒有核膜。真細菌的細胞壁由肽聚糖組成。
原生生物界大多數是單生物。
35.  D
圖中是水母。屬無脊椎動物。
36.  C
有葉綠體的生物界別祇有真細菌、原生生物界及植物界。
所有植物都是多細胞的,不可能是植物。
真細菌沒有細胞核。
因此祇可以是原生生物界。
37.  C
圖中是蕨類植物葉片底部的孢子囊。蕨類靠孢子繁殖,不是種子。
38.  B
蠑螈是兩棲動物。海龜是爬行類。海豚是哺乳類。
祇有鳥類及哺乳類是恆溫的。
39.  A
血糖水平的調節有點特別,胰臟既是感受器的位置(探測血糖水平),也同時是控制中心,按不同情況,分泌更多胰島素或高血糖素。
其他的調節,一般涉及下丘腦或垂體。
40.  D
器官X是胰臟。由於血糖水平下降,因此分泌較多高血糖素(P)及較少胰島素(Q)。兩者都是激素,不是酶。直接分泌至血液中,不經特殊管道。P會提高血糖水平,而Q會降低血糖水平。


第二部分: 結構性問題
1.      (a) (i) 這個化學反應分解反應,因此受質進行化學後,應被分解成兩個或以上分子,因此應是C
  (ii) 酶參與化學反應,但反應後應沒有任何變化,因此分子A應是酶。
(b) 這是標準的機制寫法,酶具特定的活性部位,與受質的相應位置配合。這標準寫法請好好記住。
        留意! 溫度愈高時,酶的分子動能增加,使與受質碰撞機率增加,這不是酶的機制,這是所有化學反應的機制。
        酶於高溫下變性也不是發揮作用的機制,這是失效的機制。

2.      (a) 用中文發問「體內平衡」是甚麼有些奇怪,因為可用字面猜估出來,使是「維持體內的因素水平相對固定」的意思。留意,不是固定不變,生物體內因素,從來都不是固定的,維持在相對狹窄範圍內。
(b) (i) 純記誦的答案。
  (ii) 純記誦的,請謹記激素是如何定義的,包括:
-          由細胞分泌出來,釋出至血液,運至目標組織或器官發揮作用的物質。其中「由血液運輸」是最重要的特性。
   (c) 留意題目佔2分。血糖水平由正常升高,基本上祇有一個理由,就是身體吸收了葡萄糖(1),但為何吸收葡萄糖? 因為進食了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已消化道把澱粉、雙糖等消化成單糖(1)。留意,不要祇寫進食了食物,進食了食物不一定被消化的,食物也未必是碳水化合物。
   (d) (i) 純記誦。身體祇會把葡萄糖轉化成糖原。
     (ii) 許多同學祇記得肝臟,忘記了骨骼肌。身體把糖原貯存於骨骼肌,使進行劇烈運動時,骨骼肌能更快獲取更多葡萄糖,以進行呼吸作用,釋出能量供骨骼肌收縮之用。
   (e) 身體耗用葡萄糖,而不一定涉及的激素化學過程,便祇有呼吸作用。
   (f) 圖中的第3點,血糖水平下降後,激素Z(是胰高血糖素)導致葡萄糖進入血液。這過程祇可以是於肝臟,糖原變成葡萄糖,然後釋出至血液內。
   (g) 血糖升高,影響血液中的水勢,使血液中的水勢下降,相對而言,血液中的細胞,包括紅血細胞內的水勢便較高,水分便藉滲透作用離開,使紅血細胞失水。其實不單止紅血細胞受影響,身體所有細胞都會受此影響。

3.      (a) 題目註明是肘關節,因此鉸鏈關節。
   留意,活動範圍是祇能作平面活動,不是上下,不是180度。相對而言,球窩關節可作多平面(或多方向)活動,不是360度。
(b) 留意,韌帶具彈性,韌帶可固定關節位置,但具彈性也可容許關節作一定的活動。
   腱是沒有彈性,這樣才可把肌腹(肌肉中間部位)收縮產生的力,透過肌腱傳至另一條骨的位置,使關節能產生活動。

4.      (a) 其實圖中已作出提示,瞳孔縮小的機制是:
    視網膜感受光線,
    經感覺神經示傳至大腦,
    再透過聯絡(中間)神經元,(留意,圖中有!)
     經運動神經元,傳至眼睛的虹膜位置(圖中不太清楚,這個要考核同學的認知)
    虹膜(環狀)肌肉收縮,使瞳孔縮小。
    不要理會多少分,請按以上過程完整列出。
   (b) 需要根據以上數據,因此答案必需出現數據的描述。

5.      (a) (i) 純根據表中推論出答案。
  (ii) 如答錯或取不到分數,請參考建議答案的寫法。
(b) 留意,有些特徵其實跟適應水中生活沒關係,例如具鱗片。可接受的答案包括:
          流線形身體(相對陸地而言,流線形更適應水中,因水的阻力遠較空氣大)
          具尾巴(尾鰭)或鰭,可增加表面積,產生推力。
(c ) (i) 真核域的主要特徴是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即具核膜,其他特徵皆不適合。
   (ii) 即是比較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

6.      (a) P 是海螺,Q是魚,R是鮑魚,S是海參,T是蟹,R是鳥。
   但即使不太懂得是甚麼,但也應知道是動物(題目已註明),動物祇分為有脊椎及無脊椎動物。
   QU肯定是有脊椎動物,其餘當作是無脊椎動物吧。
(b) 就算從照片看不清楚,減少水分散失的方法一定是有防水的外殼吧。

7.      (a) 凡是這類用植株插入水中的實驗,預防措施一定有於水中切除植株的步驟。
(b) 這個也是標準的假設,蒸騰速率與吸水速率相同。
(c) 氣泡移動其實是長度單位,但吸水速率應用體積作單位。因此要把氣泡移動的距離乘針筒的橫切面面積,才是體積。
(d) 蒸騰速率較高,葉片應具以下特徴:
    氣孔密度較高 / 表面積較大